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圖7 圖8
 
圖9 圖10
 
圖11 圖12
圖1 開幕式
圖2 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國農村合作協會會長謝華
圖3 農業部原副部長相重揚
圖4 科技部原副部長韓德乾
圖5 科技部中國技術市場協會常務副會長呂士良
圖6 中國農業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兼書記吳加志
圖7 中共中央調研室原局級巡視員、研究員,中國合作經濟學會副會長 余永龍
圖8 農業部原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合作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繆建平
圖9 北京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焦守田
圖10 參會人員認真聽講
圖11 授牌儀式
圖12 授牌人員合影
本網訊 (記者張杰、正禮報道)8月30日上午,由科技部中技協、中國農業大學繼續教育學院、中農國優(北京)科技推廣中心及中國合作經濟協會共同組織的第二批全國種植(養殖)基地建設授牌與能人培訓頒證儀式暨第一屆中國農村合作經濟高層論壇在中國農業大學國際會議中心(金碼大廈)舉辦。本次論壇旨在發展農民合作社與培訓農村能人,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
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國農村合作協會會長謝華、農業部原副部長相重揚、科技部原副部長韓德乾、科技部中國技術市場協會常務副會長呂士良、中國農業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兼書記吳加志、北京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焦守田、中農國優(北京)科技推廣中心常務副主任辛士等出席了大會。中國技術市場報、農產品加工雜志、中國農業市場報、農村大市場等新聞記者和參會代表近200人也參加了授牌頒證儀式。
會議由農業部原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合作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繆建平主持。謝華、韓德乾在發言中指出,農村合作經濟工作者要抓住機遇、肩負使命、講究方法。農村經濟的發展關鍵在科技、根本在人才。農業合作社是農村當代發展的需要,是農村發展第二次飛躍的好的載體。
在此次會議上,山東芳綠乳業有限公司和河南豫棉種業有限公司等20家全國種植(養殖)能人培訓示范基地企業參加了授牌活動。另外柏安衡同志還榮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貢獻獎,山東省東明縣陸圈鎮馬軍營村的孫新全和河北省南皮縣潞灌鄉西唐村的齊永勝獲得了種植能人的稱號。
活動介紹:
全國種植(養殖)基地建設授牌與能人培訓頒證活動是由中國技術市場協會、中國農業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和中農國優(北京)科技推廣中心共同組織開展的系列活動。該活動主要是為了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認真貫徹中宣部、科技部等十四部委《關于深入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的通知》精神,探討為“三農”服務的有效途徑,進一步搞好中國生態農業千縣萬畝示范基地優選產品科技下鄉活動。
頒證活動申請程序為首先由相關單位根據當地實際需要,提出種植(養殖)基地建設申請(包括現狀、規模、品種等),種植(養殖)基地可推薦種植(養殖)能人(種植能人包括單一作物種植者,養殖能人包括單一品種養殖者,種養能人也可自己報名參加)。然后,專家團根據申請單位的意見和實際情況,做出可行性分析和實施方案,逐一審核同意后將授予種植(養殖)基地、培訓基地與能人培訓的相關證書。
首批授牌與頒證儀式已于2007年5月16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農業系統的先進個人、科技與科普系統先進工作者、農村基層干部、農村商品經紀人、農業技術人員、致富帶頭人、生產基地負責人及種植(養殖)基地代表、種植(養殖)大戶、種植(養殖)企業負責人、種植(養殖)技術能人和優秀經銷商進行了表彰,對符合申請要求的種植(養殖)基地頒發“全國種植(養殖)培訓示范基地”證書和銅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