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農技推廣戰線 不辱使命
——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黃臺崗鎮農業技術推廣站謝進付
謝進付,男,現年53歲,中共黨員,畢業于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農學專業,獲得中專學歷;參加河南省信陽農業?茖W校成人教育,就讀于農學專業,取得大專學歷。非科班出身,參加農業技術推廣三十余載,一直奮戰在農業技術推廣戰線上,現供職于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黃臺崗鎮人民政府農業服務中心。自參加工作至今,位卑未敢忘憂國,職低不能辱使命,把農業當作立身之本,把農技推廣作為生命之源,把為農民服務當作光榮使命,得到了社會的認可,領導的信任,農民值得信賴的農業人而歷獲殊榮。
由本人領導的黃臺崗鎮農技站獲得國家農業部的表彰;
本人得到河南省人事廳、農業廳的獎勵,被河南省科協命名為河南省農村青年星火科技帶頭人。
由本人主持完成的《蓮藕高產栽培技術研究》、《胡蘿卜新品種引進及高產栽培技術研究》、《主要蔬菜新品種高產栽培技術培訓研究》等科技項目均獲得南陽市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二等獎。
由于在農業技術推廣戰線上小有成績,本人被聘為全國農業技術講師團成員、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會員、河南省“三農”服務熱線“12316”座席專家、河南省農業高級咨詢師、農藝師技術職稱。
以上的成績和榮譽是這樣得來得:
一、提高知識水平,增強業務素質 由于自己是學農的,參加工作后又是從事農業工作,應該說是得心應手了。但是,隨著農業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科技投入對農業的增加,對于農技推廣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知識水平、業務素質必然得隨著形勢的發展而提高,怎樣適應新形勢、解決新問題是擺在農技推廣人員面前的新課題,這就要求農技推廣人員不斷學習,更新知識,武裝頭腦,才能適應和完成新時期所賦予的新的農技推廣任務。為此,每年我都花費千元以上自費訂閱《農業科技通訊》、《北京農業》、《中國馬鈴薯》、《河南科技報》、《河南日報•農村版》等十余種報刊雜志,為自己的農技推廣工作加油、充電、補充營養,才使得我在實際工作中緊跟形勢,如魚得水,每年都能夠取得新的成績。
二、腳踏實地,務實求真,力求務正業。
我個人認為:既然加入到農業技術推廣的戰線上,就應該把腳踏實地、務實求真、力求務正業作為工作原則。試驗、示范、推廣是農業技術推廣的三項工作任務,這就要求農技推廣人員必須為這三項工作默默無聞地付出汗水和心血。為此,我每年承擔了省、市、區實驗項目3~5項,示范項目7~11頁,推廣項目10項以上,并且力求圓滿完成任務。另外,不但每年接待轄區農民技術咨詢1.6萬人(次)以上;利用我的個人博客,截止2010年11月底,回答全國網友的技術咨詢達到1000人(次)以上;通過“三農”服務熱線,手機接受河南省農民技術咨詢1200人(次)左右。在向農民推廣先進農業技術的同時,每年利用經濟實體向農民推廣小麥良種15萬斤以上,玉米雜交種5萬斤以上,蔬菜種子1萬斤以上,其他農作物良種2~3萬斤左右,使黃臺崗鎮的良種覆蓋率達到99%左右;推廣生物農藥、無公害農藥、有機肥達300屯以上,為農民增收節支達到1.5億 畝,有力地服務了農業生產。
三、搞好技術培訓,創新農技推廣模式。
怎樣使先進的農業技術盡快地推廣到農民的手中,應用到農業生產中去,最大限度地轉化為生產力,我個人認為,搞好技術培訓、印發技術資料,應農時季節把及時送到田間地頭,是當前農技推廣的新模式。為此,每年聘請省、市、區農業專家20人(次)以上,組織各類技術培訓班15期以上,印發各類技術資料(包括技術傳單)10期15萬份以上;為了適應創新技術推廣模式的要求,投資5萬余元購買了筆記本電腦、投影儀、一體化音響設備,根據農時季節,利用晚上時間,到各村推廣農業技術。把先進的農業技術利用現代化的設備傳送給農民,推廣效果好,深受農民的歡迎,每年利用這種形式對全鎮的20個行政村巡回宣傳2~3遍,為農業技術推廣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過技術推廣和技術培訓,為黃臺崗鎮的社會發展,經濟騰飛,新農村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據不完全統計,通過農技推廣工作的深入和完成,農技推廣對農業的貢獻率達到了60%以上,實現農業增收2550萬元以上,創造社會經濟效益2.5億元,充分體現了農業技術推廣的自身價值和社會價值。